【缸邊情報】港股下半年起步欠明確方向 中國財險可穏中求勝

【now.com財經】港股剛剛完成半年結,在最後一個交易日,資金完全沒有進行粉飾櫥窗的工作;但從數據來看,上半年除受惠於DeepSeek效應帶動一眾相關股份聞雞起舞外,國內推出不同的振興經濟及針對資本市場而來的措施,有效地帶動湧港的北水創近三年新高,亦是港股成交得以保持在高水平的主因。
而踏入第二季時,儘管一向有領頭羊作用的科技股銳氣大不如前,但傳統的 「中特估」接力領漲,如內銀內險股等久違份子,紛紛創下52周新高;再加上,在過去三年一直慘被鄰國超越及被擠出三甲的新股市場,於上半年可謂揚威全球,共有44隻新股上市,集資額突破千億元,較去年同期上升7倍,更晉升至全球新股集資額首位;僅僅上半年集資額已超越去年全年集資額,亦是近10年來同期的第二高,可謂一吐三年來的「烏氣」;再配合港股成交異常暢旺,平均成交亦有近2,000億元的良好數據,作為獨市生意的港交所(00388)走勢同樣亦不用多言,創下52周新高。
在上述種種優勢下,即使在半年結最後一日下跌,但恒指半年累計仍有4,012點升幅,此升幅亦是恒指有紀錄以來表現最好的上半年。如只用六月份來計算,儘管恒指、國指、科指在最後一個交易日均是以近全日低位收市,但單月升幅仍有近1,030點,因而「六絕月」魔咒亦沒有兌現。
如統計上半年走勢最突出的股份,除升幅達74%的小米(01810)外,其他則可能未必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份子,分別是周大福(01929)累計升幅達99.4%,翰森製藥(03692)升72%;而期間表現最差的藍籌,則是比亞迪電子(00285),信義光能(00968)及金沙中國(01928)。
美國狂人總統特朗普上任後弄得全球股票市場滿城風雨,美股市場儘管在這半年曾經歷高山低谷,但在六月份狂人沒有太多動作下,持續呈現反彈;即使升幅沒有如港股般強勁,但在六月最後一個交易日仍然保持升勢下,道指在第二季累計升了2,093點,半年結總計有近2,103點升幅;納指在六月份再創歷史新高,第二季升幅達3,070點,半年結累計更有1,023點升幅。
總結全球股票市場在半年結的表現,整體均是顯著上揚;在總結完畢後,相信投資者要為2025年下半年作出精心部署,而一直與港股唇齒相依的國內A股,承香港市場正值回歸假期休戰之際,在下半年首個交易日亦有個好開始,上證指數創下年內新高,算是一個好兆頭。
但港股在回歸假後確實高開至24,300點左右,但後勁則沒有那麼強勁,部分舉足輕重的科技股,如騰訊(00700)、阿里巴巴(09988)及恒指新貴泡泡瑪特(09992)走勢呈現疲態,即使恒指最後仍保持升勢,但從圖表來看則呈現高開低走的格局,慶幸成交仍能保持在2,000億元以上水平,現階段走勢變得含糊及欠銳的原因,相信可能是因為月初未有明確方向所致。
即使港股今年能擺脫「五窮月」及「六絕月」的魔咒,但踏入「七翻生月」仍需留意外圍突如其來的變數,尤其須關注突然靜下來的中美貿易談判進展,美國總統特朗普所提出暫緩90日對等關稅的談判窗口期即將結束,特朗普亦曾聲稱不會延長談判期限;即使狂人較早前曾表示與中國簽署貿易相關協議,只欠細節有待確認,但仍存在諸多變數。由於美國於本周二(7月1日)公布的就業數據遠遜預期,令市場對聯儲局減息的預期升溫,如情況似預期所料,亦是需要留意的重要因素。
筆者認為,能帶動港股更上一層樓或能衝破今年高位24,874點的因素,一定是國內再作出新一輪的救市措施最為實際;但在未有明確方向下,建議投資者先持盈保泰為上,選擇股份亦同樣以穏中求勝為大原則,內銀內險股在踏入2025年第二季時明顯呈現此特質,當中的中國財險(02328)亦是作風務實份子,投資者不妨留意。
(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,並無持有上述相關股份權益)
![]() | 許繹彬 耀才證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