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now.com財經】《Follow Up 》6月30日於1.42元薦買硬蛋創新(00400),上周五(18日)收1.93元,較薦前大升36%,大勝恒指(同期只升2%)。
6月9日(周一)於0.37元薦買哈爾濱銀行(06138),上周五(18日)收0.475元,較薦前大升28%,大勝恒指(同期只升4% )。
6月2日(周一)於0.42元薦買高陽科技(00818),上周五(18日)收0.53元,較薦前大升26%,大勝恒指(同期只升7% )。
6月16日(周一)於0.50元薦買寶勝國際(03813),上周五(18日)收 0.53元,較薦前升6%,略勝恒指(同期升4% )。
6月23日(周一)於0.86元薦買味千(中國)(00538),上周五(18日)收0.88元,較薦前升2%,遜恒指(同期升6% )。
7月7日(周一)於0.99元薦買易大宗(01733),上周五收1.00元,較薦前升1%,遜恒指(同期升4% )。
7月14日(周一)於1.07元薦買渤海銀行(9668),上周五收1.07元,與薦前相同),遜恒指(同期升3% )。
過去七個周一,薦買7隻股票,平均較薦前升14%,跑贏恒指(同期平均升5% )達9個百分點。
----
天津發展(00882)1997年12月上市,IPO價6.6元,當年每股NAV 4.77元,PB 1.38倍。廿七年過去,現價2.4元,潛水64%,每股NAV預測12.4元,PB低至0.19倍。現時公司市值不足26億元,太奀,見40億至45億元不為過。
一,津發從事公用設施(電力、自來水、熱能)、醫藥、機電、電梯、港口服務等。2024財年(12月年結),營收33.59億元(港幣 • 下同)微升1%;純利5.48億元,跌21%。全年每股派息0.14元,反增14%。
2025財年,津發盈利預測6.15億元(EPS 0.57元),增12%,PE 4.2倍。更吸引的是,預測PB只有0.19倍。
PB低至0.19倍
二,在2000年前上市的老牌紅籌,身份是央企國企,津發估值超低。以下是各股預測比拼,按PB由低至高排序:
• 津發:PB 0.19倍、PE 4.2倍,1997年上市,國企;
• 上海實業(00363):PB 0.31倍、PE 5.4倍,1996上市,國企;
• 越秀地產(00123):PB 0.31倍、PE 12.2倍,1992年上市,國企;
• 中國海外(00688):PB 0.35倍、PE 8.6倍,1992年上市,央企;
• 中信股份(00267):PB 0.37倍、PE 4.7倍,前身1986年上市,央企;
• 中遠海運(01199):PB 0.42倍、PE 8倍,1994年上市,央企;
• 北京控股(00392):PB 0.45倍、PE 7.3倍,1997年上市,國企;
• 中國石油化工(00386):PB 0.58倍、PE 11倍,2000年上市,央企;
• 深圳控股(00152):PB 0.58倍、PE 5.9倍,1972年上市,國企;
• 招商局港口(00144):PB 0.59倍、PE 9倍,1992年上市,央企;
• 華潤置地(01109):PB 0.64倍、PE 7.3倍,1996年上市,央企;
• 中國聯通(00762):PB 0.7倍、PE 11.9倍,2000年上市,央企;
• 中國石油(00857):PB 0.76倍、PE 7.6倍,2000年上市,央企;
• 粵海投資(00270):PB 1.04倍、PE 10.5倍,1973年上市,國企;
• 中國移動(00941):PB 1.22倍、PE 11.8倍, 1997年上市,央企;
• 青島啤酒(00168):PB 2.11倍、PE 13.7倍,1993年上市,央企;
• 華潤啤酒(00291):PB 2.23倍、PE 14.8倍,1992年上市,央企。
現金=公司市值1.7倍
三,津發另一吸引之處,是現金超多,去年底淨現金42.6億元=公司市值1.7倍。
具私有化誘因
四,津發PB低,現金多,以往並無利用上市的集資功能,亦毋湏利用上市的集資功能,具私有化誘因。過去,國企央企私有化有不少先例:
• 北京建設(00925):國企,私有化進行中,PB 1.09倍;
• 錦江資本(前2006):國企,2021年私有化,作價PB 1.4倍;
• 中國機械(前1829):央企,2021年私有化,作價PB 0.7倍;
• 中航國際(前161):央企,2020年私有化;作價PB 0.7倍;
• 華電福新(前816):國企,2020年私有化作價PB 0.8倍; •
• 華能新能源(前958):央企,2020年私有化,作價PB 1倍;
• 北京燕化(前325 )、鎮海煉化(前1128):央企,2003年私有化,作價平均PB 2倍。
津發現價2.4元,目標4元,潛在升幅67%。達標計,PB仍僅0.32倍,公司市值不過43億元。
免責聲明:本專頁的內容只供參考,投資者應依照自身風險屬性及判斷,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負損益,任何損益概與本專頁無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