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now.com財經】《Follow Up 》5月26日於83.1元薦買百度(09888),昨日(16日)收85.4元,較薦前升2.8% (同期恒指升1.9% )。目標重溫:119元,39%在後頭。
四大國有不良資產管理公司,兩家已在港上市:中信金融資產(02799)(前名中國華融,H股市值389億元,H+內資總市值883億元)、中國信達(01359)(H股市值157億元,H+內資總市值443億元)。
中信金融昨日(16日)股價1.1元,已較去年10月高位0.95元高出16%,PB高達2.17倍;信達現價1.16元,仍較去年10月高位2.10元低45%,PB只有0.23倍,只及中信金融PB的11%。二揀一,當然揀信達。
一,1999年,國際金融風暴發生後1年,中國成立4家不良資產管理公司,業務為收購、管理、處置與重組不良貸款及其他問題資產、資產管理等。尚未上市的有中國東方資產及中國長城資產,估計最終在港上市,到時信達若仍嚴重偏低,可「炒影子股」。
二,中信金融在華融時代,2020財年(12月年結)虧損逾1千億元人民幣,兩年前改組,中信集團加入,2023財年恢復盈利,賺9.03億元人民幣,2024財年賺87.5億元人民幣,按年激增8.7倍,現價往績PE 9.2倍。2025財年,因早年改組得益的盈利不易維持,預測盈利倒退一半以上,PE升上20倍。
信達2024財年盈利20.77億元人民幣,按年大跌57%,受投資收益下降影響,往績PE 26.5倍。2025財年,預測盈利回升至接近2023財年水平,預測PE降至13倍,低過中信金融。
三,信達PE不見得吸引,吸引的是PB,今年預測低至0.23倍,較中信金融的2.17倍折讓89%。信達自掛牌以來,PB平均0.58倍。以下是資產管理股預測估值的比拼,按PB由低至高排序:
• 信達:PB 0.23倍、PE 13倍;
• 光大控股(00165):PB 0.36倍、負PE;
• 惠理(00806):PB 0.75倍、PE 17.2倍;
• Janus Henderson(美:JHG):PB 1.17倍、PE 10.9倍;
• Schroders(英:SPR):PB 1.27倍、PE 12.7倍;
• 中信金融:PB 2.17倍、PE 20倍 ;
• Brookfield(加:BN):PB 2.03倍、PE 14.9倍 ;
• Intermediate Capital(英:ICG):PB 2.11倍、PE 12.4倍;
• Blackstone Inc(美:BX):PB 9.32倍、PE 28.2倍
• Partners Group(瑞典:PGHN):PB 10.32倍、PE 21.8倍。
四,北水昨日(16日)持信達48.45億股(35.7%),3個月前為46.60億股(34.33%)。
五,信達2023年1月分拆「信達證券」(滬:601059)上市,IPO價8.25元人民幣,現價16•24元人民幣,今年預測PE 36倍、PB 2.51倍。信達證券市值527億元人民幣,信達佔79%,值416億元人民幣,僅此項資產所值,已相等於信達H+內資總市值的1.03倍。
六,信達內資股發行股數246億股,其中221.4億股由財政部持有,上月無償全部轉至中央匯金。信達央企的身份不變。
信達PB 0.23倍,吸引力十足,現價1.16元,目標2.01元,潛在升幅73%;達標計,PB仍不過0.4倍,只及同業中信金融今日PB(2.17倍)的18%。廣發證劵(3月)睇1.49元,瑞銀(3月)睇1.45元。有中信金融在手者,宜換馬到信達。
免責聲明:本專頁的內容只供參考,投資者應依照自身風險屬性及判斷,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負損益,任何損益概與本專頁無涉。